针对西太计划中“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与地球深部流固相互作用”这一核心科学问题,本文采用大地电磁(MT)测深方法,对大地幔楔内部新生代版内典型单成因活火山——镜泊湖火山区进行了软流圈-岩石圈电阻率结构研究,结果表明在软流圈-岩石圈范围内存在多个低电阻异常体:这包括软流圈顶部(约120-150km)异常体(e)——可能为碳酸盐化熔体所导致;在壳-幔边界附近(约40-50km)的低阻异常体(d)——可能为来自深部的玄武质熔体;和位于深部陆壳(约20-30km)的低阻异常体(c)——可能为含水的中酸性硅酸盐熔体。这些低阻异常体相互连接,并且与更深部的低阻异常体相联系,它们共同构成了大地幔楔内部板内岩浆传输体系。该项成果不仅很好地刻画了因太平洋板块俯冲导致的地球深部“流”的空间分布,更为重要的是它将太平洋板块俯冲与板内岩浆作用相联系,很好地揭示了板内物质循环与能量传输过程。